研究人員發現,長期使用不含尼古丁的電子煙會導致“腸漏”,即微生物和其他分子滲出腸道,導致慢性炎癥。這種炎癥會導致各種疾病和癥狀,包括炎癥性腸病、癡呆癥、某些癌癥、動脈硬化、肝纖維化、糖尿病和關節炎。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作者使用了由患者細胞產生的人體腸道三維模型,并模擬了電子煙蒸汽進入腸壁時發生的情況。他們用老鼠模型來驗證這些研究結果。
為了產生三維腸道器官,研究者在結腸鏡檢查時從患者的活檢組織中收集干細胞,并在體外培養它們。這些干細胞分化成四種不同的細胞類型,構成腸壁。然后,他們將這些器官暴露在電子煙液體蒸汽中,以模擬長期吸煙者使用電子煙的頻率。

研究人員注意到,上皮緊密連接的標志,即形成腸道第一物理屏障的拉鏈蛋白,開始開裂或松動,導致蒸汽中的病原體滲入周圍的免疫系統,從而破壞了下方的保護性上皮細胞。
這些細胞可以通過消除病原微生物和在體內引發一些免疫反應來預防感染。當暴露在電子煙液體中時,這些細胞很快就會被淹沒,無法有效清除病原體,導致腸道炎癥。
研究表示,這是首次證實長期接觸電子煙如何增加腸道對細菌感染的敏感性,從而導致慢性炎癥和其他健康問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