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表在《molecular metabolism》雜志上,來自波恩大學的科學家最近揭示了椰子油如何在肝臟中代謝。他們的發現也可能對某些腹瀉疾病的治療有影響。
椰子油含有不同于菜籽油或橄欖油的脂肪酸。脂肪酸由18個碳原子結合在一起組成。然而,在椰子油中,這些鏈中的大多數都要短得多,并且只含有8到12個碳原子。在肝臟中,這些中鏈脂肪酸部分轉化為儲存脂肪(甘油三酯)。到目前為止,還不清楚它是如何發生的。
新的研究表明,肝臟中有兩種酶DGAT1和DGAT2用于脂肪合成。
在他們的實驗中,研究人員用一種特定的抑制劑阻斷了DGAT1。由中鏈脂肪酸合成的儲存脂肪隨后減少了70%。相反,阻斷DGAT2會導致長鏈脂肪酸加工的減少。
肝臟中的脂肪酸是否全部用于積累脂肪,取決于目前的能量需求。當身體在特定時刻需要大量能量時,所謂的氧化被激發,即脂肪酸可以立即“燃燒”。在醫學上,這種代謝途徑引起了極大的關注。例如,在糖尿病中,減少-氧化可能是有用的。這是因為人體必須用葡萄糖來滿足其能量需求,從而導致血糖水平下降,對疾病產生積極影響。
因此,早在40年前,藥物研究人員就開發出了相應的抑制劑etomoxir。它與-氧化所需的酶結合并阻止它。然而,很快發現依托莫西沙星有嚴重的副作用。
波恩的研究人員現在發現了一個可能的原因:他們使用etomoxir抑制小鼠中鏈脂肪酸的-氧化,以此來增加儲存脂肪的產量。